發布時間:2025-10-03 06:45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假期如何不出遠門,就能盡享“微度假”的愜意?在濕地開闊的草坪上支一頂帳篷,搭起天幕,享受親近自然的露營之旅。國慶長假,記者探訪發現,近年來我市陸續建成的56個濕地保護小區,不僅有效改善濕地生態環境、提升濕地保護率,更憑借“離家近、顏值高、生態好”的特點成為市民假期出游的好去處。
位于伯瀆河文化中心南側的伯瀆河濕地保護小區,綠意蔥蘢,景色宜人。“我們就住在附近的坊前社區,看著天氣不錯,帶孩子來公園里走一走,放松下。”市民龍女士說,濕地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沿著林間小道漫步,讓人心曠神怡,“比起去旅游景區人擠人,這里‘松弛’多了。”
伯瀆河濕地保護小區依托伯瀆河建設,地跨江溪街道、旺莊街道、梅村街道和鴻山街道,總面積79.93公頃,其中濕地面積71.89公頃,濕地率達89%。“我們在維護伯瀆河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的基礎上,持續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并在濕地保護小區增設標志牌、界樁和濕地科普宣傳牌等,營造共同保護濕地的良好氛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新吳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像這樣的濕地保護小區去年新吳區新建了6個,并在蕩東濕地保護小區新添鳥類觀測點、鳥食投喂器等,讓濕地保護小區成為名副其實的“候鳥驛站、觀鳥天堂”。
秋日的午后,惠山區洋溪河濕地保護小區的“人氣打卡點”——洋溪河公園同樣是一番熱鬧景象。開闊的草坪上,五顏六色的帳篷和天幕錯落有致,人們或圍坐在野餐墊上談天說地,或三五成群地玩耍。已經在此“安營扎寨”許久的市民徐女士告訴記者,中午就約著親戚一同來濕地野餐,“我們帶了自制熟菜和可充電的露營燈,準備一直待到晚上。”據介紹,為給市民盡享濕地風光提供便利,惠山區今年對洋溪路沿線的4座停車場進行改造提升,讓游客進出更順暢。“節日期間,我們頂格配置保安、保潔和綠化養護人員,對濕地加強巡查管理。”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比如在濕地燒烤,容易點燃草坪,一旦發現將予以制止。
濕地入城景更優,臨水而居城愈美。“加快建設濕地保護小區,能科學保護和修復小面積、碎片化的濕地,完善濕地保護體系。”市自然資源規劃局人士介紹,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建成3個國家濕地公園、6個省級濕地公園和56個濕地保護小區,濕地保護率再創新高、達到55.6%,位居全省第二。今年,我市計劃建設濕地保護小區12個,修復濕地113公頃,并大力開展鳥類保護專項行動,守護鳥類棲息地,讓更多市民盡享“濕”情畫意,沉醉在水綠交融、鳥語花香的景致中。
來源:無錫日報
當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