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信息索引號 | 014006438/2025-05583 | 生成日期 | 2025-10-17 | 公開日期 | 2025-10-17 |
| 文件編號 | — — | 發布機構 | 無錫市市政公用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附件下載 | — — | ||
| 內容概述 | 無錫市市政公用產業集團有限公司2024年度履行社會責任報告 | ||||
一、公司概況
(一)公司簡介
無錫市市政公用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是經無錫市人民政府批準,由無錫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并單獨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集團公司。集團注冊資本109.49億元,主要經營范圍包括:對城市公用基礎設施項目(城市自來水、污水、燃氣等)的建設、燃氣發電、供熱(限子公司經營);市政府授權范圍內的資產經營和資本運作;對城市公用基礎設施項目(城市自來水、污水、燃氣等)的籌資、投資和運營;經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不含前置許可項目)。
2024年,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悟“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重大責任,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扎扎實實、踏踏實實推進各項工作,更好發揮國有企業支撐保障作用,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集團高質量發展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為“強富美高”新無錫現代化建設作出市政貢獻。集團連續七年入圍“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名列第352位。
公司使命:讓城市更美麗、讓生活更美好。
公司價值觀:擔當、共贏、協作、創新。
(二)公司發展戰略
集團立足“新型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綜合服務商與經營商”這一戰略定位,堅持立足當前與適度超越相結合,堅持深化改革與創新驅動相結合,堅持緊抓機遇與嚴控風險相結合,堅持目標導向與務實有效相結合,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建設發展理念,體現“為城擔當、為民安康”的價值訴求,以“綠色市政、健康市政、創新市政、智慧市政、人文市政”五大發展理念,推動水務、工程、智能制造、能源(新能源)、環保環境五大板塊發展,踐行提質基礎市政、提升工程規模、發展環保環境、打造品牌市政、輸出集整市政五大發展思路,推動“十四五”中后期持續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三)公司治理
集團構建流程規范、運作高效、管控有力的內控運行體系,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1.集團公司設黨委會,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核心作用。黨委委員7人,其中黨委書記1人,黨委副書記2人。
2.集團公司設董事會(局),不設股東會。董事會(局)行使集團公司經營管理的決策職能,經無錫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授權,董事會行使股東會的部分職權,決定公司的重大事項。董事會(局)成員7人,其中外部董事4人,職工董事1人。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戰略與投資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協助董事會科學、高效決策,推動穩健發展。
3.集團公司經理層設總裁1人,副總裁3人。總裁負責集團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實施董事會(局)決議,向董事會(局)報告工作,對董事會(局)負責。
二、經濟責任
(一)年度經營業績
1.營業收入:2024年集團完成營業收入137.32億元。
2.利潤總額:2024年集團完成利潤總額7.27億元。
3.資產狀況:2024年集團資產總額443.25億元。
(二)可持續發展
1.固定資產投入:2024年新增固定資產投資21.12億元。
2.投資方向
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推進實施重點投資項目35個,完成投資23.18億元。全市首座地下污水處理廠北尖公園凈水廠啟動試運行,出水全面達標排放,總磷年均值不超過0.2mg/L,居國內先進水平。太湖新城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工程主體完工。西區燃機二期工程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太湖灣市政科創產業園項目完成主體施工。加快泵產品制造技術迭代和產業升級,湖州德清基地多級泵和深井泵產線啟動試生產,杭州余開基地沖壓和焊接線完成產線遷入和工藝升級。南方泵業榮膺央視《大國品牌》“75年75品牌”,品牌價值評估高達115.69億元,成為中國首家品牌價值超百億泵企。
3.科技創新、研發投入及成果等情況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原始創新,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6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家;新增發明專利33項、實用新型專利197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70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3項、地方標準3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42篇。能源集團“市政新能源充電運營可視化管理平臺”榮獲美國繆斯設計獎;水務集團太湖新城污水處理廠入選全國首批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水廠,“中橋水廠智慧管控平臺項目”榮獲中國通信工業2024數字技術示范項目獎;市政設施公司、市政建設公司榮獲全國市政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一類成果獎;照明公司“運河公園城市客廳夜景照明項目”榮獲美國IES照明設計獎。
4.人才隊伍建設
秉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圍繞企業轉型發展和新業務發展需求,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特別加強新產業技術、金融運作、市場開發等各類專業人才引培,進一步優化人才結構,儲備企業高質量發展人才資源。2024年引育高層次人才561人,其中碩博士研究生88人、本科生473人;新增高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93人,其中高級職稱41人,中級職稱52人,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
5.發展現代產業
圍繞無錫“465+X”現代產業集群建設,發揮資產資源集約集中優勢,打造能源產業創新集群,市能源集團揭牌啟運,穩步推進新型能源開發應用、綠色智慧能源服務推廣、能源產業招引培育等重點任務。鞏固拓展全市充換電“一張網”,新建充電站95座,其中超充站10座,共1607臺槍;聯合市郵政管理局建成全省首座快遞物流車鈉離子換電站,在蠡溪苑小區建成全市首批3個居民集中充電示范項目。穩步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全年建成、在建光伏項目總規模16兆瓦,工商業儲能33.8兆瓦時。掛牌成立無錫市綠電綠證服務中心,撮合完成2筆720萬度綠電交易,鎖定1億度綠電資源。聚合“源荷儲”資源,成功注冊江蘇省首個地級市國有虛擬電廠。提前布局碳市場,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合作成立“無錫節能降碳數智促進中心”,開展綠色產品認證、碳核查、碳足跡、CCER、CBAM輔助申報等綠色用能、碳排放管理業務。
6.精細化管理提質增效
建立健全改革工作機制,優化調整國有經濟結構,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集團戰新產業營收達5.96億元,同比增長15.89%。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常態化推進“瘦身健體”,清理“兩非兩資”企業4家。完善合規內控體系建設,修編投資、安全、經費管理等制度14項,成立集團合規委員會,調整設立法務和合規部、投資和證券部。健全重大投資項目審核機制,加強投資全過程管理,強化市場分析和風險評估,確保投資決策科學規范。加強財務資金統籌管理,全力壓降資金成本,發行債券37.1億元。重視資本價值管理,籌劃推進上市公司合并更名,著力提升資本市場形象,公司股價漲幅明顯高于創業板指數漲幅。
三、社會責任
(一)誠信經營和依法納稅
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及行業準則,恪守商業信用,忠實履行合同,依法從業,誠信經營,依法納稅。堅持“質量第一,誠信第一”,不斷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做好高等級信用評級鞏固工作,完善集團信用評級管理機制,提高信用管理成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強化精品意識和服務意識,堅持精益求精、持續改進,不斷提升市政公用服務質效,持續優化水氣營商環境,著力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2024年集團主動按時足額上交各項稅金6.8億元。
(二)促進就業和員工保護
積極拓展崗位資源,組織開展專項招聘、秋招、春招等各類招聘活動,多措并舉促進就業,2024年共招聘各類人才1087人。高度重視員工權益保障,始終將安全生產放在首位,保障員工工作安全和身體健康。建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福利體系,通過多層次、人性化的投入,切實保障員工切身權益,全面提升員工歸屬感、獲得感與幸福感。關注員工職業發展和能力提升,按照“分層分類、精準培養”的總體思路,2024年組織開展董監高、應屆高校畢業生入職等專題培訓6次。結合業務發展實際,組織開展宏觀經濟形勢、法務合規、安全管理等各類培訓2200余次,受訓人員55000余人次。同時,大力推行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廣泛組織崗位練兵、技能競賽和專業認證培訓,全面提升員工綜合素質與業務能力。在激勵機制上,注重精神榮譽與物質獎勵并重,評選技術能手、創新標兵,打通管理、技術、技能等多序列并行的發展路徑。
(三)企業文化建設
高度重視新時代企業文化建設,堅持企業文化建設與發展戰略融合共建的原則,著力構建和諧企業文化,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發布“初心政紅”黨建品牌,打造市政特色“1+5+N”品牌集群,“合聚成金”賦能型黨建品牌獲評全國企業黨建創新優秀案例,“五色黨建”入選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發展全國典型案例。積極開展職工乒乓球賽、籃球賽等各類文體活動,增強職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強化企業正面宣傳,集團改革發展、黨的建設、民生服務等舉措獲國家級媒體、行業平臺報道50次,其中水務“為民辦實事”系列舉措登上《新華日報》頭版,并被省委新聞網轉發。
(四)社會公益和慈善活動
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群眾身邊“點滴小事”當成“心頭大事”,持續辦好為民辦實事項目。年內完成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項目100個、屋頂水箱廢除改造350個、老舊自來水管網改造50.6公里,無錫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經驗做法獲住建部全國推廣。加快推進高品質飲用水建設,蠡湖未來城DN1400高品質供水專管開工建設,新增惠民戶外直飲水點2處,于蠡園中學建成投運全市首個校園直飲水應用示范項目。啟動蠡湖生態活水及藍藻水華防控工程。新建燃氣高中壓管52.4公里,發展燃氣居民用戶4萬戶,完成老舊燃氣管網改造26.4公里。大力弘揚志愿服務精神,積極組織職工參加慈善捐贈、無償獻血等活動,累計社會捐款27.33萬元,無償獻血248人次。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為全市實體經濟降低水氣成本2.44億元,惠及工商業用戶7.3萬戶。踐行“3610”行動,為困難戶減免水氣費用112.86萬元,惠及用戶4144戶。
四、環境責任
(一)提高資源利用率
通過余熱利用聯合循環、抽汽供熱降低冷源損失等方式實現能源梯級利用。采用更清潔的能源天然氣替代燃煤發電供熱,2024年天然氣發電量13.59億度,供熱量42萬噸,供熱質量合格率100%。實施填埋氣體資源化利用,將桃花山生活垃圾填埋場產生的填埋氣體轉化為再生能源,全年輸送“綠色電力”59.87萬度,在減少填埋場異味、降低環境隱患的同時,實現變廢為寶。
(二)生態環境保護
錨定“兩保兩提”目標,提高水源地智慧監測預警能力,完善藍藻運輸處置流程,妥善應對原水水質波動,實現太湖連續第十七年安全度夏。落實污水達標處理,完成主城區污水處理量2.44億噸,污水廠出水水質穩定達到新省標(DB32/4440-2022)。落實廢物無害化處置,安全處置工業廢物1.82萬噸,醫療廢物0.73萬噸、滲濾液32.18萬噸。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收運一站式服務,高效運營166座垃圾分類房和81臺智能箱體,垃圾分類運輸率100%,實現“日產日清”。落實極端條件公用保障,出動應急巡查搶險人員5700余人次,高效完成年初強寒潮天氣和夏季高溫汛期應對,全力做好“貝碧嘉”強臺風防御和災后恢復,保障錫城路暢城安。
來源:無錫市市政公用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當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