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信息索引號 | 014006438/2025-05587 | 生成日期 | 2025-10-17 | 公開日期 | 2025-10-17 |
| 文件編號 | — — | 發布機構 | 無錫蘇南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附件下載 | — — | ||
| 內容概述 | 無錫蘇南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2024年履行社會責任年度報告 | ||||
2024年是無錫碩放機場開航20周年,也是正式邁入千萬級機場行列的里程碑之年。在這一年里,機場集團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錨定“做大做強碩放機場”“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發展目標,堅持“安全第一、服務第一、發展第一”的工作理念,堅定信心、攻堅克難,扎實推進航線網絡布局優化、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和運行效率、探索低空經濟新興領域等各項工作,為無錫加快打造具有全國輻射力的交通樞紐名城、更高質量服務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作出更大貢獻。
一、公司概況
1、公司簡介
無錫蘇南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由無錫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是無錫碩放機場設施投融資、建設、管理及其相關產業經營管理的主體,承擔授權范圍內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集團注冊資本25.5億元,下轄8個全資子公司和3個控股子公司。
愿景:立足蘇南,聯結世界,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
開放樞紐
使命:天路與時代接軌,夢想在空港起飛
價值觀:無垠天路,行者無疆,和衷共濟,共進共榮
2、公司發展戰略
立足新發展階段,圍繞省市政府賦予無錫機場集團“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戰略使命,弘揚黨建引領,凝聚全員力量,提升集團戰略引領、科學管控、價值創造、合規經營等方面能力,全面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不斷增強集團的核心競爭力,高水平打造面向世界的區域性航空樞紐,加快建設中國一流企業、一流機場。
3、公司治理
(1)推動公司治理現代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集團黨組織覆蓋面達100%,把黨的領導明確寫入公司章程,集團及重要子企業均完成《黨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項規程》制定,全部建立“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健全以公司章程為核心的公司治理制度體系,制定集團黨委會、董事會和總裁辦公會議事規則,厘清公司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加強董事會建設,落實董事會職權,集團及下屬重要子企業均已建立董事會,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數全覆蓋。印發《無錫蘇南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重要子企業落實董事會職權操作指引V1.0》,各子企業均已完成董事會職權操作辦法的制定,保障董事會對經理層落實董事會決議情況的監督權。2024年,機場集團共召開3次股東大會,審議議案共10項。召開董事局會議5次,涉及投資計劃、資本運作、經營管理、工程項目等重大決策內容,通過決議18項,為公司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強化管控防范風險。加強集團合規管理和內控管理制度建設,設立集團合規委員會,與風險管控委員會合署辦公。2024年搭建集團“1+2+3”合規管理工作體系,推出首席合規官工作機制,組建首屆集團律師庫,參與派駐子企業的重大事項決策,提升集團合規風險管控效能。根據集團“人、財、物”三大核心管理以及生產、服務需求,完成集團人事、資產、合同等多項系統的建設任務,為集團加強合規管控,提升機場生產服務保障能力奠定堅實基礎。上線集團招采管理系統,提高集團內招采項目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實現招采業務全流程監管。
(3)加強管理提質增效。深化全面預算管理,提升集團運行效率和經營效益,塑造現代國企管理新模式。2023年以來集團主體信用評級由“AA”提升至“AA+”,保持持續盈利能力。聚焦集團人財物的管控,2024年整合成立集團財務中心,強化資金統籌調劑能力。深化內部分配機制改革,建立工資總額動態調整、全員績效考核,一崗一薪、易崗易薪的企業內部薪酬分配制度。2024年印發《無錫蘇南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子企業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辦法》,全面完成集團及重要子企業經理層成員的任期制和契約化簽約工作。
(4)增強科技創新活力。機場集團深入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圍繞國家、省、市及行業戰略新興領域,發布《無錫蘇南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激勵制度》,鼓勵員工在科技創新領域中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取得了豐富的知識產權成果。截止2024年末,在專利方面,機場集團已擁有13項專利。其中,6項實用新型專利已獲授權,涵蓋機場運營、物流保障、建筑施工等多個關鍵領域。軟件著作權方面,集團擁有14項軟件著作權,主要集中在航空物流信息管理、機場運營保障等核心業務領域。持續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與江南大學開展生態環境調研、污水資源化利用研究,合作申報專利1項。與民航大學合作開展噪音監測系統試點應用,在本場25號機位實地開展“儲能電池驅動設備”試點。與東南大學科研團隊合作研究餐廚垃圾的資源化利用。主動參與行業標準制定,截至目前無錫機場集團作為參編單位與標準審查單位,參與了《民航機場光伏設施規劃設計指南》、《民航機場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技術指南》、《零碳航站樓技術標準》等5項行業標準的制定,行業影響力顯著提升。
(5)堅持黨建引領。機場集團黨委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梳理“黨建入章”內容,修訂“三重一大”決策事項、黨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事項規程,保障黨組織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嚴格落實“第一議題”、中心組理論學習等制度,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新質生產力等組織專題學習18次。開展黨建品牌建設專題輔導、舉辦基層黨建品牌展演會,通過共建互學、經驗互鑒,形成比學趕超良好氛圍。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組織簽訂黨風廉政責任狀25份、廉潔自律承諾書390余份。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專項檢查,加強對各級黨組織督促指導。分層分類舉辦12期“每周一講”系列講座,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效。高度重視紀檢監察建議,按時序進度完成紀檢監察建議整改落實,54條整改措施全部完成,形成21項常態長效機制。
二、經濟責任
1、年度經營業績
2024年,機場集團高質量完成各項年度經濟指標,全年實現營收7.12億元,同比增長25.87%,年度目標完成率112.99%。綜合融資成本創歷史新低,為企業重大投資和經營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集團非航業務收入占總營收比44%,呈穩中有升趨勢,達到行業較好水平。截至2024年末,機場集團資產負債率45.18%,穩定在較低水平,保持了企業資源、資產和資金的健康運轉。
2、可持續發展
(1)全面落實重大規劃
機場集團主動融入民航強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交通運輸現代化等重大戰略,精心繪制區域樞紐發展藍圖。揭榜掛帥推動機場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經多方協調,在一年多時間內完成方案設計、軍民航意見征集、方案完善修改、多輪評審,2024年10月19日獲民航局正式批復,工作質效大幅超越行業內平均水平。積極開展本場區域性樞紐機場定位研究,探索機場能力提升與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無錫機場區域航空樞紐功能定位研究》已定稿,明確“建成高效運行的干線機場—基本建成區域航空樞紐—全面建成區域航空樞紐”三個階段推動實施。統籌規劃與未來發展空間匹配性,科學編制《機場東部貨運區規劃》、《站前TOD一體化功能布局規劃》,有力聚攏航空產業鏈關聯企業,打造臨空產業生態圈,推動碩放機場做大做強。
(2)優化航班航線網絡布局
區域樞紐能級不斷提升。2024年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正式邁入千萬級機場行列,成為無錫民航史上的標志性事件。開通省內第一條聯通拉丁美洲地區的無錫=墨西哥城全貨機定期航班,助力本地企業出海、促進商貿往來。貨郵吞吐量17.35萬噸,位列全國263個民用機場中第21位。國際郵件互換局與國際郵件交換站建成投用,打造長三角國際郵路的重要支點,國際快件量連續多年穩居全省第一,為無錫對外經濟貿易做出了巨大貢獻。
織密全球空中走廊。一是突破航油限增壁壘,主動協調民航空管辦,創新利用閑置時刻資源靈活調劑,開通新加坡客運、西港客運、美國芝加哥、韓國仁川、德國萊比錫、墨西哥城貨運等國際航線,構建服務“一帶一路”、歐美洲際空中動脈。二是強化國家區域協同。加密粵港澳大灣區廣深港澳高頻航線(日均超20班)、京津冀航線(增幅15%),開通長三角首條直飛西港客運航線,打造輻射全國戰略節點的“黃金通道”。
(3)高質量促進產業拓展
機場集團以高質量為引領,積極推動產業拓展的全面升級,通過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和多元融合模式的探索,不斷激發和增強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發揮平臺功能探索低空經濟。一是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加快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引擎”的號召,與中國電信全資子公司江蘇省公用信息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無錫低空產業發展服務有限公司,布局發展低空新質生產力。二是深化蘇錫合作應用場景。同蘇州港航集團國際航空物流公司開展低空經濟異地貨站試點合作,同時取得“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三是嘗試“空空聯程”接駁新模式。截至目前共開通一條“江陰—無錫”市內空中巴士線路,一條“蘇州—無錫”跨市區空中巴士線路。
依托流量拓展非航業務版塊。2024年,集團與新加坡樟宜機場合資合作成功落地,中新希冀商業管理(江蘇)有限公司正式運營,開創省內機場商業領域引入外資的先河。成功引進KUMMO、國家地理、卡樂星、河仙等江蘇機場首店、華東地區概念店、全國機場首店共9家。完善免稅功能,豐富旅客消費體驗,出境免稅店于2024年12月開業。機場酒店2024年6月份開業,委托專業化的酒店管理公司運營,開業一年即實現盈虧平衡(GOP為正)。整合機場內部資源,推出航空研學、機票+等多項非航業務,取得良好社會反響的同時,也極大提升了機場的非航業務收入。
(4)夯實機場安全發展根基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提高統籌安全與發展能力。一是安全穩定始終如一。構建安全責任體系,印發責任清單、安全隱患、風險管理、安全信息和值班制度等安全規章,健全應急救援、危險品、凈空聯防6大組織機制,加強外包單位管理、空中防相撞、機坪防剮蹭等核心風險管控,做好空飄無管控、危險品管理,落實探驅一體驅鳥項目落地,有效提升安全裕度。2024年首次嘗試與地方企業在安全應急領域合作,開展鋰電池起火、危險品泄漏處置、新能源車起火救援處置演練。機場整體運行平穩,未發生責任原因的不安全事件,圓滿實現第21個安全年。
(5)打造機場真情服務品牌
2024年無錫機場“江南盛地,錫悅錫行”服務品牌正式向社會發布,并推出“悅購”“悅學”“悅住”等系列品牌矩陣。服務品牌對照千萬級機場服務標準,梳理1368條機場服務指標,創新性構建基于風險隱患雙重預防機制的“1+2+10”服務質量管理體系,經運行,機場新增服務隱患數量顯著減少50%以上,近兩年服務投訴率降幅分別達68%、70%,在中國民用機場服務質量評價中獲“投訴管理優秀機場”榮譽,無錫機場連續4年獲得全國民航服務“年度最佳機場獎”,多項服務舉措在業內起到示范作用。
無錫機場始終聚焦旅客關切,推出“無陪暢行 可視無憂”“可視化萌寵運輸”“空地聯盟”愛心服務舉措。2024年啟用蘇州園區城市航站樓,提供高品質的異地城市航站樓配套服務;聯合無錫市新吳區交通局、無錫市新吳區公交開通773公交線路,緩解了附近鄉鎮到機場乘車難的問題;實施“無感支付、數幣繳費、智慧引導、云服務應用”等智慧停車管理創新服務舉措,榮獲“智慧停車運營管理創新機場”榮譽稱號;全面落實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優化外籍人士來錫便利措施,全面啟用外國人入境登記卡自助填報終端,無錫空港口岸成為全省首個實施該舉措的對外開放口岸;逐步縮短托運行李提取時間,目前旅客首件行李等待時間縮短16.76%,末件行李等待時間縮短22.11%。
(6)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2024年集團通過公開招聘,引入成熟管理人才8名;4名管培生在集團重要崗位上輪崗鍛煉;開展管理崗位公開選拔,擇優晉升3名優秀干部,為構建民航優質人才發展梯隊夯實基礎;搭建“全方位、多序列、多層次”培訓體系,集團黨委開展管理類培訓班5期、本部職能部門開展專業性培訓12次、子公司開展基礎性培訓150次;成立集團用工管理委員會,對集團內的非核心業務崗位進行梳理,以打造管理型機場為目標,加快構建適應現代化機場運營的用工體系。
三、社會責任
1、誠信經營和依法納稅
機場集團始終堅持誠信經營理念,注重制度文化建設,強化執行和監督檢查,積極營造誠信經營的企業文化,健全法務工作體系,加強法制教育宣傳,不斷增強干部員工的法治觀念和合規意識,提高企業依法經營水平。憑借良好經營狀況和市場形象,機場集團保持“AA+”主體信用評級,在行業內樹立了標桿。2024年機場集團依法繳納各項稅費共計4957.49萬元,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2、促進就業和員工保護
堅持簽訂綜合集體合同,依法維護工資協商、勞動保護、女職工特殊保護權益。長期常態開展“走轉促”活動,年均走訪3000余次,進一步升級“雙聯雙訪雙提升”工作,成立“1+X+1”結對關愛小組13個,推動聯系服務群眾機制成為向基層延伸、向職工靠攏的重要紐帶。大力推行企務公開,通過OA、微博、微信、機場報、櫥窗展板等自媒體及時傳遞企業動態,榮獲全省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加快實施“微幸福”民生工程,2024年新購置投用500套保障性住房,為員工通勤、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讓更多人才安身、安業。職工團險惠及職工及其家屬子女7500余人次,累計賠付金額超250萬元。
- 企業文化建設
為發揮企業文化對集團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2024年集團層面成立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梳理機場開航20年以來的企業文化發展歷程,完成了集團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及行為體系搭建,形成《機場集團企業文化理念手冊》和《機場集團企業文化行動綱領》,筑牢全員參與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共同思想基礎。
集團常態化開展職工趣味運動會、摜蛋比賽、民航小明星等多彩活動,邀請各駐場聯檢單位參加,營造和諧向上的“大機場”建設氛圍;深入開展兩節送溫暖活動,2024年總計慰問職工總人數954人,其中困難職工19人,共投入款物23.32萬元;推動打造“機坪共享休息室”“康乃馨服務站”“職工書屋”“勞模工作室”“職工健身活動室”五大職工服務陣地。“站坪員工共享休息室”為員工配齊配全休憩設施,日均可惠及員工300余名,獲民航工會“民航職工站坪共享休息室示范點”的稱號。打造全民健身陣地,開展“全民健身 同行逐夢”主題活動,邀請專業教練團隊長期開展健身打卡活動,滿足職工群眾多元化健身需求,筑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健康之基。聯合市圖書館設立無錫市圖書館(機場)圖書流動站,專人管理、動態更新,為職工送上精神食糧。積極申報參加24年度市重點工程勞動競賽,榮獲無錫市五一勞動獎狀1個、工人先鋒號1個、五一勞動獎章2個、五一創新能手3名。建成2個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完成工會創新項目1項。
4、社會公益和慈善活動
集團積極響應各類社會公益及慈善活動,引導和動員各級職工積極參與到公益慈善事業當中去,不斷彰顯國企社會擔當。大力開展“慈善一日捐”“紅十字人道萬人捐”“愛心衣物捐贈”等活動,累計捐贈金額達35.6萬元。每年聯合市中心血站組織集中無償獻血活動,累計參與超過500人次,累計成功獻血300余人次,總獻血量超8.8萬毫升,先后6次獲評無錫市無償獻血、慈善一日捐和紅十字人道萬人捐先進集體榮譽。響應落實市委、市政府掛鉤幫扶和“雙百行動”號召,先后與蘆塘村、嚴家橋村、大埔村、梅園社區結對共建、定向幫扶,為村居環境提升工程、風雨廊橋工程等注入幫扶資金,取得顯著效果。候機樓3個母嬰室全部提檔升級,聯合市婦聯、經開區、東航簽署兒童友好機場合作備忘錄,掛牌1個市康乃馨服務站,獲評市十佳“愛心母嬰休息室”稱號。探索國企參與社區養老新路徑,2024年傾心打造香楠佳苑助老驛站,集智慧助餐、健康管理、文娛活動于一體,成為彰顯城市溫度的養老新地標。履行軍民合用機場擔當,推動成立擁軍關愛慈善基金,全力幫助每一位需要的困難官兵,推動軍民雙方在運行安全、擁軍優屬、黨建共建等方面的協同發展。
四、環境責任
1、綠色機場建設亮點業績
機場集團始終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從頂層規劃設計、制度體系建設、節能降碳措施、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主動作為、積極探索,取得多項良好業績。
(1)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
機場可再生能源應用包括光伏、地源熱泵、風冷熱泵,持續探索基于夏熱冬冷地區氣候特征的多能互補綠色低碳機場建設,2024年機場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達到7.41%,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2)單位旅客二氧化碳排放
持續開展碳排放核查工作,近三年來,機場碳排放總量與碳排放強度實現持續下降,2024年單位旅客吞吐量排放強度1.26kgCO2/人,單位折合吞吐量碳排放強度1.06kgCO2/人,處于行業優秀水平。
(3)場內純電動車輛占比
積極響應民航“藍天保衛戰”號召,在機場范圍內全面推行“油改電”項目,場內新增車輛(除無新能源車型的以外)全部電動化。2024年場內純電動車占比達到30.26%,場內車樁比達到1:1,高于《十四五民航綠色發展專項規劃》指標2025年達到25%的要求。
(4)APU替代設施覆蓋率
無錫碩放機場在17個廊橋機位已全部安裝APU替代設施,2024年,持續推進7個遠機位完成APU替代設施配置,實現所有頂推機位配備率100%,并與所有在場航司簽訂使用協議,確保設施使用率達到100%,此項每年可減少碳排放量1.4萬噸。
(5)單位旅客吞吐量綜合水耗
持續推進航站樓內節水器具改造項目,2024年度機場單位旅客吞吐量綜合水耗(升)27.52L/人次,優于《十四五民航綠色發展專項規劃》指標2025年達到60L/人次要求。
2、生態環境保護
(1)噪聲監測與能碳管理
聯合中國民航大學開展噪音監測課題研究,推進5G - A技術在噪聲監控等多領域全域部署,在機場協會組織的綠色機場建設專委會上分享無錫機場噪音監測系統建設經驗;與中國建筑研究院等單位合作開發全國首個基于“物聯網+AI算法+大數據融合”的機場碳軌跡實時監測與智能調控平臺,實現對機場全域碳足跡的監控和管理,有效推動機場能效提升8%-12%,碳排放總量降低5%—15%。該項目于獲評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探驅一體化與生態治理
2024年無錫碩放機場開展鳥擊及無人機防范探驅一體項目建設,該項目創新使用“光伏+”綠色能源模式,在飛行區內大規模部署全向/定向聲波驅鳥器設備,設備采用太陽能光伏供電,在場內取得較好驅鳥成效的同時,不斷拓寬新能源應用場景;持續推進飛行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通過開展飛行區植被單一化改良,采用生態學方法切斷鳥類食物鏈、破壞棲息環境,從而建立起長效的生態驅鳥機制,穩定、持續地降低鳥擊航空器風險。
(3)固體廢棄物管理
2024年,機場集團積極探索“無廢機場”建設,印發《無錫機場集團“無廢機場”建設實施方案》;持續開展機場減塑限塑行動,禁止使用無法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積極響應地球日、國家節能宣傳周號召,組織開展各類宣傳活動,增強了員工的環保意識;規范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及垃圾中轉站,落實生活垃圾四分類要求;聯合東南大學項目團隊,創新開展機場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將機場范圍內的餐廚垃圾和綠化廢棄物通過就地堆肥技術處理成有機肥,再回用于機場綠化使用。該項目獲得2024年無錫市科協軟科學課題立項。
來源:無錫蘇南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當前位置:













